图片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寒露至表示天气从凉爽逐渐转为寒冷。
寒露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时节是秋季最美时,山头的枫叶渐渐由绿变红,篱边的黄菊开始绽放。一滴寒露,点点叶黄,将人间染成清秋。
有关寒露的好诗词很多,下面精选20首和大家共赏,秋意浓,相思长,愿君安康!
图片
01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代·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02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03
《木芙蓉》
唐·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04
《寄慈恩寺郁上人》
唐·贾岛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
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图片
05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06
《江月图》
宋·朱熹
江空秋月明,夜久寒露滴。
扁舟何处归,吟啸永佳夕。
07
《晚次宿预馆》
唐·钱起
乡心不可问,秋气又相逢。
飘泊方千里,离悲复几重。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延颈遥天末,如闻故国钟。
08
《江夜》
宋·陈珏
篷窗凭望渺无涯,日暮孤舟泊浅沙。
几处清猿哀落木,满天寒露湿蒹葭。
乡心恻恻天难晓,往事茫茫月欲斜。
一自飘零江海上,不胜双鬓惜年华。
图片
09
《秋日望西阳》
唐·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馀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10
《宿兴德寺》
宋·李复
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
夜久风渐息,深院无人声。
11
《秋夜送楚客》
清·施闰章
酒尽暮江头,归心水急流。
月明分手夜,风逐去帆秋。
客里添新鬓,浔阳忆故丘。
前途君自爱,寒露满汀洲。
12
《桑落洲》
唐·李群玉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
浦屿渔人火,蒹葭凫雁声。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
远忆天边弟,曾从此路行。
图片
13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宋·陆游
客疾无根莫浪忧,今朝扫尽不容留。
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
14
《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
唐·曹彦约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15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唐·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16
《败荷鹡鸰图》
明·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图片
17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18
《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书舍》
明·邱云霄
露重怜今夕,秋深试薄寒。
溪声乱篱落,月色动柴关。
菊密欲藏径,花娇故傍栏。
相看疑梦寐,秉烛问更阑。
19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唐·李峤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20
《初到陆浑山庄》
唐·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图片
END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